2017年以来,昌化镇围绕“山水聚秀、古镇昌化”的目标定位,攻坚破难、全域推进,加速“产、城、文”深度融合,成功创建省级样板镇。“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,集镇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功能布局更加合理,环境面貌大为改善,但产业、文化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。”昌化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将借势“美丽城镇”建设,围绕环境美、功能美、生活美、产业美、人文美、治理美,加快创建“山水聚秀、魅力独特、景城融合”的活力小镇,打造小城镇2.0版。 按照区委区政府“东部领跑、中部崛起、西部富美”的总体布局和浙西旅游集散中心的城市定位,该镇高标准、全方位完善美丽城镇建设规划,结合科学规划空间布局、交通路网、城市功能、产城融合的要求,对14个行政村实施全域整治;深化“垃圾、厕所、庭院”三大革命,秉承工匠精神,进一步提升全镇环境面貌,实现“一村一线”、“一村一景”的整治目标。 同时,借杭武高铁建设机遇,聚焦“美丽城镇”内涵,提升公共服务功能,充分发挥昌化在生态、区位、交通等方面优势,辐射带动临安西部六个镇协同发展;实施沿溪发展战略,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步伐,加快城东新功能区建设进度,着力引进高品质商业中心、高档酒店等配套设施,完善旅游集散服务功能。 此外,该镇积极发挥“医共体”作用,通过网上会诊、专家助诊等实现医疗资源共享,提高本地医疗服务水平;加强教育培训,定向培养专业性人才,助力企业转型升级;深入落实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全面推行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模式,方便群众办事。通过各项便民利民的举措,全面提升老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。 该镇还充分把握杭州打造世界名城和临安深度融杭的契机,围绕“电商+”和“共同体”两个概念,促进产业蓬勃发展,协同周边六镇综合利用三产资源,打造全域旅游,发展经济共同体,并依托白牛电商小镇优势,着力发展大旅游、大农业、大智造,形成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。除此之外,充分挖掘昌化千年古镇历史、国石、民俗、饮食等文化资源,讲好小镇故事;进一步打响“鸡血石”品牌,建立国石博物馆,挖掘印石文化,打造印石之都。“同时,对一些民间故事、特色小吃、传统节日及特色民俗活动等进行挖潜和开发,促进传统与现代相融合,观赏与体验相融合,彰显古镇特色文化。”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|